南宫28官网- 南宫28官方网站- APP下载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!看“十四五”青岛金融答卷
2025-10-22南宫28官网,南宫28官方网站,南宫28APP下载
9月25日,英国智库Z/Yen集团与中国(深圳)综合开发研究院在英国伦敦和青岛同时发布“第38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(GFCI38)”。在本期纳入榜单的全球120个金融中心综合排名中,青岛位居第35位,连续第18次上榜全球金融中心前50。据介绍,这份榜单每年3月和9月分别更新一次,被誉为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“晴雨表”,受到金融界广泛关注。做评时。该指数从营商环境、人力资本、基础设施、金融业发展水平、声誉等方面对全球主要金融中心进行了评价和排名。青岛的总排名虽然没有变化,但个别评分有跃升,可谓稳中有升,其中金融科技排名跃居第24位,显示“科技赋能金融”已成为青岛最具爆发力的赛道;“基础设施”项也较上期前进了4位,居全球第25位;“声誉”项则前进了1位,居全球第30位。
来自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岛监管局的数据显示,截至6月末,青岛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(下同)资产总额42900.67亿元,比年初增长1351.69亿元;本外币负债总额41253.76亿元,比年初增长1400.25亿元。上半年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实现账面利润136.08亿元。截至6月末,辖区银行业机构贷款损失准备金余额1017.89亿元,比年初增加57.34亿元。2025年上半年,青岛金融业增加值达到489.5亿元,占GDP比重5.7%;实现税收106.9亿元,占全部税收比重十分之一。
时至今日,青岛的存贷规模已双双突破三万亿元大关。其中,本外币存款规模连续跨越十个千亿级台阶。来自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的数据显示,截至2025年8月末,全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0086亿元,全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3414亿元。来自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的最新数据显示,前9个月,全市法人银行新增贷款419.3亿元,同比多增25.5亿元;前9个月,全市非法人银行新增贷款1785.1亿元,同比多增238亿元。
基于自身优秀的金融基因及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背景,青岛积极探索养老金融创新发展路径,并先后获批成为全国首批养老理财、特定养老储蓄、个人养老金制度和开展商业养老金业务试点城市,并因此成为我国北方唯一集合四项国家养老金融试点的城市。回眸过去五年,青岛充分发挥先行先试优势,在养老金金融领域实现多点突破,并实现从“试验田”到“新高地”的跨越。据7月2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岛监管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介绍,截至2025年6月末,全市养老理财产品实现销售规模61.1亿元,特定养老储蓄产品余额78.1亿元,全面完成试点进度;累计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231.02万户,缴存金额15.16亿元;商业养老金累计开户3454户,累计销售金额6.91亿元;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累计销售7917件,金额突破八千万元。
科技革新一日千里,正全方位重塑金融领域格局。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与金融深度交融,催生出众多金融新业态。据悉,此次青岛金融科技排名大幅提升至全球第24位,大幅领先综合排名,也意味着青岛“科技赋能金融”的赛道展现出较强爆发力。而此次青岛科技赋能金融迸发的强劲爆发力,源于各主管部门五年间的持续协同努力。如为打造科技金融青岛模式,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8月份联合科技局等5部门召开全市科技金融工作推进会,9月份会同科技局、市委金融办、青岛金监局等部门建立科技金融统筹推进机制,10月份召开科技金融经验交流会,邀请人民银行总行、山东省分行领导参会,扎实推动建立一个生态联盟、畅通一个融资渠道、优化一张企业清单、打造一套产品体系、培育一批特色机构、上线一个融资平台等“六个一”工作。
为了更好地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,2025年以来,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岛监管局会同市发改委等六部门开展“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推进月”活动,组织五大专项行动,包括金企对接、政策宣传、驿站服务等。同时,搭建线上“金融产品超市”,设立309个“金融服务驿站”。截至6月末,累计走访小微等各类经营主体26.72万户,发放贷款5.42万户、金额2789.03亿元。小微企业协调机制项下贷款利率3.38%,持续低于全国、全省水平。上半年新发放普惠小微无还本续贷金额441.64亿元,同比增长65.8%。
日前,青岛证监局发布的辖区上市公司、北交所公司2025年半年报概览显示,上半年青岛辖区上市公司营收利润指标稳步增长。从营收看,青岛64家境内上市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合计3323亿元,相当于上半年全市GDP的39%,同比增长6.48%,营收增长率在5个计划单列市中仅次于深圳。从盈利看,上半年辖区上市公司实现净利润合计309亿元,同比增长5.42%,净利润增长率在5个计划单列市中排名第一。上半年,辖区北交所上市公司持续创新提质增效,5家北交所公司营收合计25.84亿元,同比增长14.69%,4家实现正增长;净利润合计1.13亿元,同比增长14.08%,其中3家公司净利润增长,占比60%;4家公司盈利,盈利面80%。
“十四五”期间,具有示范意义的机构加速聚集于青岛,全市金融业态更加完善,“耐心资本”亦逐浪而来。这期间,中航资本、深创投、前海母基金等知名创投风投机构相继入驻青岛;青岛上汽创新升级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等一批百亿元基金实现落地;恒丰理财、港信期货、联储证券等一批重点法人金融机构填补了多项业态空白……集聚效应突出显示在行业数据上。截至2025年7月末,青岛私募基金管理人达到344家、资金管理规模达到2129.31亿元,全省占比超52%。截至2025年6月末,私募基金投资青岛项目1351个,在投本金922亿元,已培育出6家独角兽企业。青岛创业投资产业集群也成为被山东纳入“十强产业”“雁阵形”集群的金融领域产业。
金融机构纷至沓来落地青岛,也给青岛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。资管机构、创投基金、信托、期货、消费金融等新业态的扎根生长,不仅带来了资金,更引进了先进的资产管理经验和国际化的投资视野,显著提升了青岛在金融领域的影响力和线年以来,青岛扎实推进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,完成全省首笔AIC基金实质性投资,落地全市首只AIC创业投资基金。深化与四大AMC(金融资产管理公司)对接合作,推送意向合作项目134个,AMC新投放资金63.46亿元。加快推动“险资入青”,梳理险资运用意向项目116个,储备意向合作金额270亿元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