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宫28官网- 南宫28官方网站- APP下载2025年软件驱动的移动时代:超越车辆报告(英文版)
2025-10-04南宫28官网,南宫28官方网站,南宫28APP下载
软件驱动 mobility,简而言之,是通过软件全面释放汽车产品与服务的潜力——既为用户打造更智能、个性化的出行体验,也帮助企业更好地掌控车辆复杂度与产业链协同。这一转型绝非简单的技术升级,而是涵盖“软件平台搭建”“交付流程优化”“企业基因重塑”三大核心:搭建定义所有产品与服务的软件基础,包括智能汽车(SDV)、车载软件及后端系统;通过标准化的工程框架实现软件高效开发与维护;推动企业从“硬件制造商”向“软件公司”全面转型,涉及战略、文化与人才的深层变革。
当前,行业对软件的战略价值已形成高度共识。报告调研的600位全球汽车高管(覆盖200家年营收超10亿美元的企业)中,92%认为所有车企终将进化为软件公司以支撑智能汽车与出行服务;87%认定未来五年软件将是最关键的竞争优势来源;81%预测软件定义的产品与服务将和物理车辆同等重要,成为核心价值主张。以福特、雷诺为代表的车企已率先行动:福特拆分业务成立“福特Model e”部门,专注车载数字体验与远程升级;雷诺2021年推出全新品牌“Mobilize”,将软件服务置于战略核心,其负责人直言“真正的创新不在汽车本身,而在围绕出行构建的数字平台”。
软件的价值还体现在商业回报的重构上。报告预测,到2035年,车企来自软件定义产品与服务的营收占比将从2025年的13%翻倍至27%,加上出行服务贡献的收入,软件相关业务将占据车企总营收的近60%。特斯拉、宝马等企业已探索出清晰的盈利路径:特斯拉推出全自动驾驶订阅服务,宝马通过远程升级为用户解锁高级驾驶辅助、个性化座舱等功能,而米其林则将轮胎技术数字化,嵌入车辆防抱死系统(ABS)与预测性维护软件,开辟新的收入来源。
不过,转型之路并非坦途。传统车企面临的最大障碍是“硬件与软件的深度绑定”—— legacy车型的电子控制系统(ECU)分散且功能固化,软件难以独立升级。报告显示,仅10%的车企实现了软硬件架构解耦,27%仍处于试点阶段。此外,组织架构的“部门墙”、合规安全的高要求、人才竞争的白热化,进一步延缓了转型进程:92%的企业反映跨部门需求冲突严重,94%坦言难以招聘同时掌握汽车工程与软件技术的复合型人才,91%在确保供应商产品符合安全与网络安全标准时遭遇困难。
在这场变革中,以中国车企为代表的“数字原生玩家”展现出独特优势。蔚来、小鹏等企业采用“中央计算架构”,将数十个分散的ECU整合为少数高性能计算单元,实现软硬件独立迭代;小鹏的城市导航辅助驾驶(City NGP)通过每两周一次的远程升级,三个月即可积累相当于人类一年的驾驶经验数据。这些企业的成功秘诀在于“用户中心+快速迭代”:以小鹏为例,其车载操作系统“天玑XOS”在2025年5月发布后的70天内,完成5次重大更新与35次版本迭代,远超传统车企“年更”的节奏。
面对竞争压力,全球车企正加速布局三大关键领域。其一,推进车辆架构向“中央化、智能化”演进:43%的高管计划未来3-5年采用高性能计算单元(HPC)的中央架构,53%目标在5-10年内建成AI与数据驱动的全软件架构,宝马、奔驰等企业已在新一代车型中搭载“数字神经系统”,通过云端协同实现功能实时优化。其二,普及远程升级(OTA/FOTA)技术:当前仅28%的车辆支持全功能远程升级,预计2030年这一比例将达66%,奔驰已通过远程升级为200万辆车植入ChatGPT语音助手,宝马则向超1000万辆车推送过座舱、安全系统等方面的更新。其三,深度融合AI技术:85%的企业将AI视为车载软件的核心组件,应用覆盖自动驾驶(如特斯拉FSD系统)、生产制造(如奔驰用AI优化工厂能耗)、客户服务(如通用汽车开发车载AI助手,指导用户换胎、预约保养)等全链条。
从机械工程到软件创新,汽车行业的重心转移已不可逆转。对于消费者而言,未来的汽车将不再是“一次性购买的硬件”,而是“持续进化的智能终端”——通过远程升级获得新功能,通过订阅服务选择个性化体验;对于企业而言,能否建立软件能力、重构组织文化、拥抱生态合作,将决定其在新一轮竞争中的生死存亡。正如凯捷高管总结的那样:“软件驱动的出行不是未来战略,而是当下的生存基础,唯有将软件视为业务本身的企业,才能在变革中抓住新的增长机遇。”